故事很簡單,是一個神秘的巧克力工廠每天出產大量好
吃的巧克力運往世界各地,卻沒有人進出其中。有一天
工廠主人藏了五張邀請票在巧克力裡,請小朋友來參觀
他的工廠。
每個拿到邀請票的小朋友,都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
只有身為主角的小男孩,顯的非常平凡,平凡到隨著人
生海浪起伏飄盪、無能為力、只能承受一切的平凡。
那樣的平凡,是一切的可能性的開始嗎?
我常常記得自己的成長過程,是如此乏善可陳,沒有什
麼特別風光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值得說的。有時候,就
在你人生那樣平凡的時候,外在世界突然給了你一些什
麼,你還沒好好想過,就先去接受。有可能在那樣的過
程之中,你發現了一些自己存在的意義,然後開始想要
堅持。
想要堅持的念頭,本身是很可貴的。但如果因此妨礙了
別人而不自知,那可能就是幸運的結束、厄運的開始。
四個各有特色的小朋友,本身擁有的都已經很多、很令
人羨慕,但大家也都看得出來,他們的堅持,是變態的
over,已經超過正常人能夠容忍的地步了。(故事嘛)
於是,我好像有點慶幸,我很小的時後,什麼堅持都沒
有,那種茫茫的人生感覺,有時候竟然也是一種幸運?
相較之下主角小男孩查理,所擁有的都很少,物質、生
活訊息、知識資訊,就連對於自己所好奇的,所想像的
,有都因為家境的關係,習慣不去堅持,習慣放棄去擁
有。是說,很多事情放手了,就真的開闊了。
小查理一直擁有的,只有滿滿的親情的愛。
愛,到底能讓你有多富有?
這個問題永遠被人談不膩。
這部電影把一切簡化、簡化到連小朋友都可以大聲說出
「這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什麼的,這樣簡單的故事
通常我們以為自己已經麻木了,在觀賞的時後,卻還是
簡簡單單的就被感動了。
這個世界這麼複雜,複雜到有時候我們以為辛辛苦苦的
抓住了很多了,攤開手一看、再看看這個世界,就發現
擁有的、堅持的,都不算什麼。眼花撩亂的世界裡,當
我們願意把一件事情、一個主題,好好的放大審視,那
麼,那個純粹晶亮、單純的世界大門,就會開啟了。
不知所措的當頭,說出來的話,作出來的事,都直接反
映出本性,我對於這件事還是苦惱著,苦惱著自己習慣
將一切感觸先藏起來、說一些無關緊要五四三的,不認
認真真的去談我最在意的。除非是想清楚,願意講了。
我也討厭自己這樣不乾脆的個性耶,哈哈。
最近在看白色巨塔,蔡岳勳很細心的在劇情之間,置放
了很多原本劇情沒有描述的東西,不論是角色的新增、
感情部分的經營描寫,都再再的讓白色巨塔整個故事更
全面、更豐富。電視劇可以要多豐富、就多豐富,跟小
說一樣。之前聽朋友說他偏向愛看厚厚的小說書,覺得
,書越厚,故事越是詳盡,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我個人
是偏向喜愛讓人想像無窮的短篇小說。相對於長篇小說
和短篇小說的各自特色,我想電視劇和電影也是有同樣
的關係的。
所以,把小說的長篇個性要翻拍成電影,或是把小說的
短篇個性翻拍成電視劇,都是挑戰,都是經營,但也因
為如此,可能的潛力也就更值得去期待吧。(當然有時
候會讓讀者觀眾有所失望,像我最近就對傲慢與偏見太
期待了。)
從單純的紙本故事,到轉譯成影視的過程,因為不同人
的消化吸收、再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呈現,讓我們對於同
一個故事有更多的體會和想像,我覺的真的很棒。
當然短篇小說拍成電影、或是長篇小說拍成戲劇,也都
會有不同的靈魂和思維,輕聲的告訴我們故事如何形成
,像是斷背山,白色巨塔(當然有人嫌白色巨塔小說不
夠長,沒有日本小說三本的長。)
由長變短要如何取捨?
由短變長要如何新增?
都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