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的意義,日本人,用一輩子去實踐。
近年來的日本武士片,終於有趨於好看(國際化的那種好看)的進展。2004年看過《黃昏清兵衛》之後,我對於武士電影就好感大增,忘記了往昔的不愉快(充滿殺氣的沈悶),重新接納武士電影。《武士的家計簿》,是一部以武士名義為主角生活的日本人的「人生堅持故事」,基本上,很不武士。不過說起來,《黃昏清兵衛》也沒有太多武士橋段,那樣卑微的武士可能才是日本史上大部分的武士真實生態呢。總之,是一很親切的日本時代劇的平民版本電影。
17 7月 2011
《隱婚男女》(Mr. & Mrs. Single)
崔民國(陳奕迅)與張靜宜(白冰)是一對甜蜜小夫妻,但礙於現實生活壓力,崔民國對於自己的薪資感到不滿意。於是當他有了一個『兩倍薪資且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之後,為了符合公司老闆(劉若英)要求的「不結婚」條款,率然開始隱婚。
10 7月 2011
《翻滾吧!阿信》Jump Ashin!
翻滾的過去式
電影關鍵字:愛、體操、夢想、逆轉勝。
電影關鍵字:愛、體操、夢想、逆轉勝。
電影《黑天鵝》的片頭,娜塔麗波曼秀了一段真材實料的芭蕾動作,夢中,她被惡魔糾纏,驚慌之餘、醒來,開始她的一段內心之戰。而電影《翻滾吧!阿信》的片頭,是男主角彭于晏秀了一段單槓動作,現實中,他的世界發生意外,然後開始了阿信的一段人生掙扎史,不只是面對自己的內心,還有外在現實環境的壓迫。
男孩,如果一不小心有了個翻滾夢,卻困難重重,那麼接下來,人生、該怎麼走?
《早餐、午餐、晚餐》Breakfast Lunch Dinner
《自由之路》The way back
自由之路,漫漫長路
電影《楚門的世界》導演彼得威爾,挑戰拍攝這一部沿路佈滿荊棘、難拍的類公路電影《自由之路》(The way back),顯示出了好萊塢的強大功力。關於電影的拍攝,平常我並沒有覺得好萊塢一定比較厲害。但我想,這是部非好萊塢來拍不可的電影之一。
自由之路講的是在俄共專權之下被濫加逮捕的監獄犯人(是那種沒打算讓你活著回去的監獄),為求生存、於是從近北極圈往南逃亡到自由國度的故事。過程絕對不有趣,甚至可以說是一部測試你「離不開現代生活的文明病到怎樣的程度」的電影。除了人性叵測以致於難掌握劇情走向,還有大自然徹底的無情、默默地和你玩起野蠻的生存遊戲這件事,根本才是整個故事最重要的主題。
電影《楚門的世界》導演彼得威爾,挑戰拍攝這一部沿路佈滿荊棘、難拍的類公路電影《自由之路》(The way back),顯示出了好萊塢的強大功力。關於電影的拍攝,平常我並沒有覺得好萊塢一定比較厲害。但我想,這是部非好萊塢來拍不可的電影之一。
自由之路講的是在俄共專權之下被濫加逮捕的監獄犯人(是那種沒打算讓你活著回去的監獄),為求生存、於是從近北極圈往南逃亡到自由國度的故事。過程絕對不有趣,甚至可以說是一部測試你「離不開現代生活的文明病到怎樣的程度」的電影。除了人性叵測以致於難掌握劇情走向,還有大自然徹底的無情、默默地和你玩起野蠻的生存遊戲這件事,根本才是整個故事最重要的主題。
《愛戀3茶花》Camellia
《愛戀3茶花》,釜山之戀三部曲。從釜山影展到台北影展… 山茶花為釜山市花,這部電影的三段故事背景都設在釜山,分別由泰國、日本,以及南韓導演,各導一段愛情戲碼,作為2010年釜山影展的閉幕片,電影結合城市行銷,可謂不遺餘力。
三段故事的形象都非常鮮明,我想從最後一段故事【販售愛情】(Love for
Sale)講回來,畢竟宋慧喬和姜東元所主演的第三段故事是個大賣點。
《功夫熊貓2》Kung Fu Panda: The Kaboom of Doom 卡通讓功夫武俠的童話,更不設限。
中式功夫與武俠的元素
中國功夫博大精深(噗嗤)。
虎拳、鶴拳不用說(在上次金馬影展宣傳片很搶戲),還有螳螂拳、蛇形刁手與舞猴拳,這些武功,連華人自己都不是很瞭了,要找出正宗的傳人來當武打演員更難。美國更加沒有功夫武打人才、但是他們有動畫與特效的技術,角色於是可以憑空得來,這樣、再厲害的武打明星都可以塑造(簡直可以說是作弊)。加上熊貓這討喜的主角,讓他們都直接成為中國動物園世界裡的武林高手,最為直接了當XD
《帶ㄙㄞˋ男朋友》The Second Chance
法國愛情喜劇《帶ㄙㄞˋ男朋友》(The Second
Chance)講述一個兩性專家、天生帶塞,每每交女朋友,都會害對方倒楣。聽起來很不可口:這種男人,誰要愛?這樣的劇情設定,女主角勢必要在電影中倒大楣,要來倒大楣的女星就是薇吉妮愛菲亞(Virginie
Efira)。薇吉妮愛菲亞是在法國走紅的比利時甜心女星,其聲勢繼她在去年演出愛情喜劇《巴黎情緣》在法國大賣之後,今年又在《帶ㄙㄞˋ男朋友》這部片裡、繼續登上另一高峰。
12 6月 2011
《結婚友沒友》Something Borrowed
《結婚友沒友》,變調的唯美浪漫小三之戀
電影老愛以結婚作為一條明確的人生界線、似乎在說教著要你一旦跨過它,從此就得嚴肅與成熟似的,而在此之前、人生要有多瘋狂,都值得被體貼與原諒。私以為結婚並不是人生與命運的定數,好吧,或許是。所以在結婚與不結婚這臨界線附近、有很多梗可以把玩。
幸好我已經結了婚,若讓將結婚的人們看了《結婚友沒友》,恐怕會加深婚前恐懼症與對對象的不信任感吧。
儘管小說原著本意或許不是如此。
29 5月 2011
《藏身處》
通常我不太看恐怖片。東方人拍的恐怖電影,我是不敢看,因為每每看完、恐怖感總還是如影隨形般地久久不散,讓人又愛又恨;西方人拍的恐怖電影,我是不愛看,不愛看西洋恐怖片,是因為那些大剌剌的追逐、血腥、撞擊和砍殺、還有太過具體的噁心美術製作,通常在看過一眼之後,視覺是被震撼了,但恐怖感過目就忘、無法放在心上。在我印象中,東方恐怖片是冷調的,西洋恐怖片是很吵鬧的。
然而西洋恐怖片似乎進步了?至少在看完《藏身處》之後,我是這樣想。
16 3月 2011
《命運規劃局》
《命運規劃局》,體現了男版愛情童話的基底內涵、又加入「規劃局」這具創意的部門進去這麼快炒一下,一道挺生猛鮮美的菜餚,上桌。吃的時候你或許覺得挺不錯;吃完時有那麼一點點空虛(有點好像沒吃飽);然後過了一天,你可能對於菜色有那麼一點印象、但已經忘記它美不美味了。
14 3月 2011
《黑天鵝》
《黑天鵝》在台灣的上映時間和奧斯卡頒獎期間安排在一起,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抱走了最佳女主角的獎項,原本應該多少能幫忙提昇一點在台票房。不過,《黑天鵝》身為獨立製片的電影、多少也影射著電影本身並不具備通俗電影元素的潛在意義,若片商希望此片也能媚俗地討好所有台灣將「看電影」當休閒娛樂的客群,我想還是挺困難的。不如將《黑天鵝》當做喜愛觀影的人們、想要開始深入電影世界的進階入門版。
17 2月 2011
《華爾街2:金錢萬歲》

『金錢』,以人性角度看待之,是那麼的無謂。加入現實之後,金錢變成萬歲。
看電影之前,就被偷偷爆雷:「一億美金,和孫女,只能選一個,請選擇。」還想說這跟電影有什麼關係?(果然有關="=)
以上就是電影的基底劇情了。電影前半段讓人暈頭轉向的一些財經專有名詞,應該不是很難,可是大量地放在一起、語調加快,是會將觀眾帶入如身處在華爾街般的緊張感。(不過真正待過華爾街的人看這電影應該會冷笑吧。畢竟在專業的面前,電影永遠都只是片段情境類比示意、離真實永遠有距離。)
10 2月 2011
《飯飯之交》
29 1月 2011
《雞排英雄》
《雞排英雄》作為一部台灣賀歲國片,首次參考香港慣用的賀歲元素,營造出挺賀歲的氣氛(雖然劇情和過年無關,但題材親民、電影營造的氣氛又和這春節檔期的一二月很搭)。一開始的片頭人員名單,張燈結燈籠地,好不可愛。

「電影版的夜市人生?」我的印象中,臺劇「夜市人生」裡面,沒有很夜市啊。我刻意去找了第一集最”夜市”的「夜市人生」來看一下,除了《雞排英雄》場景看起來真實許多之外(說《雞排英雄》打造出一個小規模的真實夜市也不為過啊,以場景來說,「夜市人生」的地板還打粉磨光超平坦,感覺就比較假一點,《雞排英雄》夜市的”地”就生動多了。XD)。其實最重要的是,他們各自探討的東西差異挺大的。拍過片的人都知道,我們或許都可以輕易的評論一部電影,但真正輪到了自己拍的時候,才知道,想要「兼容並蓄」,原來是如此難以達成(就跟多數建築師顧美感就顧不了邏輯、顧設計就顧不了實用性一樣狼狽)。為了要顧及整部片的完整度,比較輕鬆的方式有多種,最常使用的是:讓角色群精簡化(角色的人數和個性複雜度都是,甚至,在很多片子,都只有兩個主角和兩個配角,其他的都只是經過的路人、沒有實質戲份)。再來就是劇情主幹強大、主角以外的劇情支線要簡單且精省;最後就是要加強使故事流暢進行的剪接功力。以上述三點觀之,你會發現《雞排英雄》並沒有技術性地避開任何一項挑戰,劇情結構、導演與剪接、演員的表現,各自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值得討論與分享:

「電影版的夜市人生?」我的印象中,臺劇「夜市人生」裡面,沒有很夜市啊。我刻意去找了第一集最”夜市”的「夜市人生」來看一下,除了《雞排英雄》場景看起來真實許多之外(說《雞排英雄》打造出一個小規模的真實夜市也不為過啊,以場景來說,「夜市人生」的地板還打粉磨光超平坦,感覺就比較假一點,《雞排英雄》夜市的”地”就生動多了。XD)。其實最重要的是,他們各自探討的東西差異挺大的。拍過片的人都知道,我們或許都可以輕易的評論一部電影,但真正輪到了自己拍的時候,才知道,想要「兼容並蓄」,原來是如此難以達成(就跟多數建築師顧美感就顧不了邏輯、顧設計就顧不了實用性一樣狼狽)。為了要顧及整部片的完整度,比較輕鬆的方式有多種,最常使用的是:讓角色群精簡化(角色的人數和個性複雜度都是,甚至,在很多片子,都只有兩個主角和兩個配角,其他的都只是經過的路人、沒有實質戲份)。再來就是劇情主幹強大、主角以外的劇情支線要簡單且精省;最後就是要加強使故事流暢進行的剪接功力。以上述三點觀之,你會發現《雞排英雄》並沒有技術性地避開任何一項挑戰,劇情結構、導演與剪接、演員的表現,各自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值得討論與分享:
19 1月 2011
《初戀那件小事》青春悸動,誰鰾?
11 1月 2011
10 1月 201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