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3月 2005
銀熊獎--「孔雀」
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了,同樣是七○年代中國人的成長
故事「孔雀」(Peacock)就算有點神似,結局卻殘酷得許多。
高中,小三硬是幫我取了個外號叫做孔雀,把我歸為家族寵
物;阿三則是在高二演戲的一段舉杯歡呼的「cheers!」台
詞中,讓cheer這個英文名字落到我身上來。
我說,高中之前,我家頂樓真的養了三隻孔雀,大家都很驚
異。但其實我根本沒有過那種驚豔或是美好過的關於我家有
孔雀這件事情的體驗。一來是因為頂樓從小就是陰暗沒人會
特意上去的地方、就算上去了也只看到幾坨黑影晃動著;二
來,孔雀的叫聲一點都不浪漫、甚至有點可怕,嗓子大又像
烏鴉,尤其有人上樓它們就會叫得更淒唳;並且常常我們在
二樓就隱約聞的到孔雀糞便傳下來的味道……所以真的我從
小就不覺得孔雀是能有什麼浪漫相關事兒。
長輩倒是會將孔雀所掉落的彩毛一一拾起、插進花瓶裡,並
且排成半圓,就像孔雀開屏一般。所以我家一年到頭每天都
有孔雀開屏。小小的一棟房子,擺著太華麗的孔雀開屏,有
點不搭,像是普通人家硬是買了幅蒙娜麗莎仿畫來掛掛,而
我們從來也沒有好好停下來仔細欣賞它。
還沒做到的事,叫做夢想。我看著三兄弟姊妹一直看不到孔
雀開屏、期待看到開屏的樣子,覺得就像他們曾經對自己有
過虛幻的期待。到底,盡自己努力想達到的那個目標,是命
中注定不屬於自己的,還是方法錯了?
我相信,人可能會有想達成的目標,是依附或起源在另一個
嚮往的人身上的,我個人除了排球之外,目前想不出有什麼
目標或是夢想是這樣來的。(漢斯‧夏隆應該不算吧)但是光
是排球這個深刻的學成體驗,就讓我成長不少。
姊姊是先愛上「跳傘」這件事,還是先愛上「傘兵」這個人
?後來看她為了「你永遠愛我」這事情痛哭成那樣,聽不出
來她哀慟的是逝去的夢想還是逝去的愛情?它們可能已經被
牢牢的綑綁在一起、不能分辨了,就像千年女優那般忘了自
己當初奮力直追的目的是什麼。姊姊那種不顧一切不擇手段
的樣子,看得我真不知道是要厭惡還是要感佩。倒是我很驚
訝父母的表現(跟我的認知上面有點出入,我以為中國人不
使用愛的教育的,哈)他們一開始「一家五口」這件事情就
很夠令我驚訝了,然後才知道「一胎化」政策是從八○年代
初開始實行的。
但是這麼默默付出的父母、每次都無怨無悔幫忙孩子犯錯後
擦屁股的父母,也是會對小兒子說「你哥哥姊姊是廢物,只
有你,指望你好好讀書。」
親情反正就是莫名其妙的東西,反正任何事情遇上親情這兩
個字來闡義,任何沒有邏輯的應對行為都變成合情可能。可
能愛情跟友情也有這樣的特質,但是它們是能隨時喊停的。
我以為,姊姊一心一意的想離開那一條巷弄,是有想飛翔的
理由。但是為什麼後來就這樣墜落了?這可能要有工作有家
庭的人才能深刻體會吧。(我承認我也怕)現代主義的平凡感
傷派,脆弱的人可能不適合看。
我喜歡莽撞粗率不知天高地厚的個性,但是有時,天真是很
傷人的事情。
攝影取景部分,顧長衛是攝影師出身,所以畫面都很棒。(之
前也看了「解夏」,也是取景功力棒的片子)感覺上取景厲害
已經變成拍片的基本功?
想不通地方:那是一個物資缺乏的年代,但是我常常看到他
們一家人吃飯的菜色也頗豐盛?媽媽也常常買豐富的菜回家
,肉啊樣式很多的菜什麼的?
我對音樂實在不夠有涉,每次碰到電影音樂只能用自己的「
感知溫度計」,直覺性地測測音樂可能的情緒,至於歷史性
的共鳴我是完全無知狀態,在這邊只能作作筆記:手風琴的
朝鮮歌曲、朝鮮舞,直指七○年代中國剛剛打完韓戰,成功
的搞定促成南北韓對立。
相關網站
http://ent.people.com.cn/BIG5/8222/42057/44133/44135/3166108.html
http://www.epochtimes.com/b5/5/3/6/n838636.htm
好了,我要去看海南雞飯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